不知不覺今天已經是第四堂課了,所學到的新字,也越來越多。由於上課每次只有一個半小時,除了每次上課前會再練習一次上堂所學的之外,更要讓自己記的牢的方法,就是要常溫習了。我常常都是在吃飯的時候,一邊吃,一邊複習,當字彙越記越多的時候,其實也挺有成功感的。
最初想學手語,除了本身對語言很有興趣之外,也更想為他人做一些什麼。可是自了解更深後,我知道這麼想是不應該的,不能說,我學了之後只是要用來幫助需要的人,而是我應該說,學習手語,是為了了解聾啞人們的文化,了解他們的世界、了解他們如何溝通。就像去到外國,學習他們當地的語言,也是代表尊重。實在不應該以一種高姿態的角度去出發,而另到對方不舒服,縱使出發點是好的,因為我們其實都是平等,並不應該說誰比較優勢,在這次的了解之後,也深深的讓我有了這般的覺醒,這也是我聽到的一些意見。
說起手語,我以前一直以為手語是一種行走天下的,後來才知道太天真了。原來每一個地方都有他們自己的手語文化。像台灣有台灣手語、日本、中國;自然,香港也就有自己的一套手語了。我現在正學習的,便是香港手語。
老師告訴我,除了打手語、我們亦可以用口型以及書寫加上動作去和聾啞人士溝通,而又由於在香港,手語並不是學校內必學的課程之一,多是校外再個自學習,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在書上沒學過的字,到那時候,我們就必須向對方尋問以學多一個新字了,因為有一些可能是自創或是友朋之間用的手語新字。
說到底,最重要還是溝通,只要能通,就已經很好。所以剛開始打的慢是正常的。對我來說,學習手語不單是學習另一種語言,更像是一種談話間手中的藝術。在今天的課後,回家的路上,遇上有路人問路,我在回答的時候,手也不自覺的想動了起來。這另我想到一件事,以前在書上學到,在與人溝通的方法上,除了眼神、語調、內容、適當的手勢也可引起對方的注意,有時打的合宜,也把那句話語變的更美了,對我,學習手語,有了另一種的意義。
今堂,老師教我們手語歌『獅子山下』,我必需說,老師打的好美。雖一課的時間不多,但仍看的出,老師很認真的在教,那我當然也更不可以放鬆呢。
如有也想學手語的朋友,也可以看看『靜聲手語協會』的網站介紹哦
http://hk.geocities.com/silentgroup/
↑寫的滿滿筆記的手語書
↑第一次學手語歌
↑下課後去了家附近的灣仔街市『根記健康素食』吃晚餐呢^^
獅子山下mtv
↑因為時間,老師只先教了一半呢,還在練習中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